深秋珞珈,与之相配的是花样年华。珞珈山送走一批老朋友,也迎来新的主人。文学院毕业生身虽远心犹在,他们的足迹仍可让珞珈的学子们得到启发和借鉴。文学院生涯发展部于12月举办了“就业人物周”活动,通过同优秀毕业生访谈,深入跟踪文学院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汲取就业心得,借助文学院分团委微信公众号推送人物访谈志以及在振华楼布置展板形式,以期更好地为在校同学提供关于未来学业以及职业规划的参考和借鉴。
(展板于振华路文学院大厅展出)
此次参与访谈的毕业生分别是于北海市教育局从事机关工作的谭艳;湖南省党政机关选调生,在乡镇基层政府从事党建工作苏柯臻;于国企内从事企业党建工作的王田露;于香港大湾区从事金融方面工作的成玉昆;香港中文大学宗教研究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在深圳明德实验中学教授涉及语文和历史方面的人民教师郝中宁;和目前在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事共青团工作,并同时在武大修读公共管理专业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王玮博。
这几位文学院优秀的毕业生们虽然在天南海北从事着不同工作,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便是心怀鸿鹄之志,甘为填海之功。在采访中,王玮博学姐就建议同学们提升自己包括写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在内的各方面才能,正如她所说,“现在已经不是唯资历论了,会更公平,有能力的人会有机会的。”处于新热点、新蓝海不断涌现,社会气氛愈发浮躁的当下,青年人更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学习和工作,才能提升自己的含金量,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他们给本科生提供的建议不仅有利于在校同学们对就业和职业进行合理规划,更对他们培育自身内在修养大有裨益。在与郝中宁和苏柯臻学的访谈中,两人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奉献”这一关键词,对于郝中宁来说,教师这个职业对他来说意味着对于学生的责任和奉献,而苏柯臻学姐从扎根基层,为百姓做实事当中感受到了奉献的意义。他们身体力行告诉仍身处象牙塔中的同学们:以天下为己任不仅要用笔书写,更需要用脚书写。
人物访谈志的第一期,对苏柯臻学姐的访谈已由文学院分团委的微信公众号进行推送。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同学看到了访谈,反响积极。12月7日,学长学姐风采展板出现在了振华楼一楼。今后其余五期就业人物访谈志也将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推送,同时文学院生涯发展部也将继续关注生涯规划和就业这一主题,助力同学们的未来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