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院】江柏安教授《古典音乐是不会被杀死的》

——记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美育”系列活动讲座

来源:武汉大学青年传媒集团   发布时间 : 2020年11月29日 00:03   点击量:

古典音乐的历史长河缓缓流淌,在多元文化交织的当今,这些曾经的经典似乎变得陌生起来,交响的旋律似乎来不及对流行音乐的浩荡潮流做出反应,在世俗的喧嚣处渐渐沉默。对于“古典音乐终止”之忧,1120日下午16:30,江柏安教授在化院创隆厅内与同学们讲述并交流了他的看法。江老师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娓娓道来,整场讲座掌声不断、互动频频、精彩迭起。

江柏安教授首先用辩证的思维向我们介绍了一本书——由著名英国乐评人莱布雷斯特所写的《谁杀了古典音乐》,书中作者锋芒所向:正是艺术商业化将高雅音乐推向了没落与消亡。譬如经纪人为了逐利而盯住“非艺术的份额”,使艺术家按照经纪人的设想呈现;譬如发行公司为了逐利而打造明星效应,比如过度炒作指挥的角色和表演性,而事实上,我们值得把更多的注意力聚焦在演奏家所发出的纯粹声音上;又譬如艺术家对大众趣味的迎合,以及听众们喜新厌旧或者浅尝辄止的局限性。当然,教授也从更高的层面对背后的原因予以我们启示——例如经济学原理“合成谬误”的胜利(和老庄思想“世人皆知,美之为美,斯恶也”不谋而合),和政治学手段“奶头乐战略”的妄念,即文化恶俗化是为了避免社会撕裂的一种手段。

当然,我们真的要像书中一样,对古典音乐的未来失去信心了吗?古典音乐的长河真的要渐渐干涸了吗?其实不然。江教授指出,古典音乐的小众化,是因为社会大众取代精英,越来越成为文化价值的掌控者,普通人的娱乐需求成为主流。但是,对于“古典音乐式微”的追问,我们要坚定地相信古典文化永不凋零。其一,古典音乐具有文化的价值,被无数先哲以生命经历验证,并成为跨越时空的传承;其二,古典音乐具有审美的功能,人们聆听它、感悟它,获得纯粹高级的灵魂共鸣;其三,教育的坚守,例如通识课和选修课,能唤醒、点燃我们的文化良知,培养发现美的心灵。

在文化多元价值的今天,媒体以各种渠道倾销他们想让我们知道的东西。在这样纷繁而易迷失的环境中,对于我们这些处于大学氛围的学生,该如何看待和欣赏古典音乐呢?江教授认为,理想的局面是“大众文化”与“小众文化”各得其所——要立足于自我成长,“外在社会”和“内心世界”和谐共存;同时在审美中发展智慧,“平凡入俗”与“矜持内秀”泾渭分明。我们要整理和锤炼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主张和判断;同时调整心态,圆融通达,面对多元文化友善交往,即有接受世俗音乐的准备,又要保持对古典音乐的好奇心和欣赏古典音乐的使命感。这样,方能做到不仅各美其美,也能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讲座的尾声,同学们热情提问,与老师交流想法。其中不乏亲身的体悟以及一些让人倍感惊喜的问题,例如科技手段能否复制人类艺术家们对古典音乐的创作等等,这些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却引起了深刻的思考,让人意犹未尽。

“美育”系列讲座是我院一年级计划的重要活动之一,包括校内音乐欣赏、专家品鉴、校外音乐会艺术展等,旨在提高学生艺术鉴赏力、陶冶情操。


Copyright © 2022-2025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武汉大学未来网

主办单位 共青团武汉大学委员会|鄂ICP备05003330号 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