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院】踏寻恩施风景独好,扶贫有道路在脚下

来源:武汉大学青年传媒集团   发布时间 : 2019年08月28日 00:04   点击量:

湖北省的西南坐落着一座钟灵毓秀的城市,地处武汉和重庆两大“火炉”之间,恩施冬少严寒,夏无酷暑,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八月上旬,正值暑假,来自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实践队的队员们便踏上了探索这片神秘而美丽的土地的旅程。

8月5日上午,实践队队员们向着有凉城称号的利川出发,并在下午抵达中国最美六大旅游洞穴之一的腾龙洞。腾龙洞整个洞穴群共有上下五层,其中大小支洞300余个,洞中有山,山中有洞,无山不洞,无洞不奇,洞中有水,水洞相连,构成了一个庞大而雄奇的洞穴景观。同学们穿行在洞穴之中,沉迷于光怪陆离的奇景,还观赏了激光表演,实在是不虚此行。尽管一路“翻山越岭”,最后体力几近耗尽,但能“大饱眼福”,确是幸运之事。

百里清江中,恩施大峡谷以其气势雄阔的绝壁险峰,称奇于世。“奇山、异水、怪洞、珍禽”在这里相聚,预示着峡谷之旅注定将收获颇丰。穿过绝壁栈道,走一路危岩耸壁,只似闲庭信步,旁顾画廊;清江升白云,绝壁环峰丛,天桥连洞群,地缝接飞瀑,人如行画中。

除却瑰丽的自然风光,恩施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也不容小觑,同学们在行程中处处能感受到少数民族文化的绚烂与多彩。

实践队在行程的开端便考察了女儿城,其文化风俗源远流长、内涵丰富,生机与趣味并存。在这里,同学们了解到“摔碗酒”这一历史悠久的土家族习俗。相传从前土家族的两个族长为了民族大义,决定暂放私人恩怨,共饮一碗酒,饮过之后,将碗摔碎,以泯恩仇。随着时代变迁,摔碗酒更多用于表达对情义的重视,但那份视死如归的豪气与悲壮,却并没有随岁月变迁而磨蚀——也许,这也是恩施人骨子里仍流淌着热血与赤忱的原因吧,文化血脉未断,民族情感也未变。

唐崖土司遗址位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唐崖镇,背靠玄武山,面临唐崖河。遗址自18世纪初废弃后,土家先民仍世居于此并在遗址及周边地区建造了若干民居建筑。

走进恩施土司城,迎面一座赫然高耸的是土司城门楼,显示着土司的威仪和对其功德的纪念。看楼不仅极其注重外观的庄重华丽,还集中体现了土家族的人文思想空间观念和技术上的聪明才智。逶逶延绵的土司城墙依山取势,雄伟壮观,难免让人“发古之幽思”,想起昔年土家兵丁扼关戌守的凌凌威风。城址东北角高坡上的明代墓葬宏大而华丽,整个王坟以石建构,其建筑格局及装饰实为土司文化的精品之作,代表了这一时期的石雕工艺水平。

在土司制度己消失的今天,土司遗址作为土司制度最重要的载体,成为具有直观性鉴证价值的土司制度的重要物证,见证了“土官”向“土司”历史的转化,也让我们有机会了解中国古代两千多年的多民族管理智慧。

本次实践活动的重要主题是在“精准扶贫”的大背景下探索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传统文化,队员们也走访了相当多的村镇、扶贫办,以期对新时代下的扶贫情况加深认识。

在巴东县扶贫办,同学们了解到,巴东县是老、少、边、穷、库区县,是国家级贫困山区县。为实现2020年脱贫奔小康,巴东县立足资源禀赋,以茶叶、柑橘、药材等主导产业发展为主战场,以贫困户为核心,以培育壮大县内企业为载体,强力推进“农村新型经营主体+贫困户”产业脱贫攻坚工程,产业扶贫初见成效。

同学们亦总结了巴东县主要的扶贫方式:第一,进行产业区域化布局,形成主导产业片区,立足山区实际,将茶叶、柑橘、药材作为全县农业主导产业大力推动;第二,制定产业扶贫奖补政策,推动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发展,推动特色产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第三,高度重视招商引资,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实现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大飞跃;第四,注重品牌建设,打造多个优秀品牌,实施电商扶贫,将科技与销售相结合。

通过政府主导、市场主体、政策引领、资金捆绑等措施,精准发力,巴东县的发展成果也令人振奋。所有行政村实现了建立或对接专业合作社全覆盖,全县625家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49294户,带动贫困户比例为85.9%。55家企业参与“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产业帮扶贫困户8760户。一个个数字都显现着精准扶贫所带来的巨大成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只有“找准症结把准脉,开对药方拔‘穷根’,”在“准”和“实”上下功夫,才能真正提高扶贫实效。

再回首,恩施的云雾似还于周身缭绕,祖国河山历历在目,独特的文化风情在心头刻下一个又一个故事,对扶贫的更深刻了解无形中加强了使命感。与恩施的邂逅,带来良多感触,我们,一直在路上。

Copyright © 2022-2025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武汉大学未来网

主办单位 共青团武汉大学委员会|鄂ICP备05003330号 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