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6日,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暑期实践队长沙实践的最后一天,我们走进了长沙烈士陵园。这是我们实践的最后一站,看似和毛泽东成长道路毫无联系的地点,实则体现了对毛泽东人格和气质培养的重要一环,即一代代烈士们为国献身的精神传承。
踏进陵园的一瞬间,便是高大的纪念塔矗立长长的神道尽头,灰黑的宽大神道和白色的纪念塔构成了一幅庄严肃穆的画面,提醒着我们历史的沉重。塔身南向面镌刻着毛泽东题写的“长沙烈士公园纪念碑”九个大字。塔内是烈士纪念堂,陈列着湖南近百年来著名烈士的照片和生平事迹。堂上有竖碑铭:“近百年来特别近三十年来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而光荣牺牲的湖南人民英雄烈士们永重不朽。”
一个个看去,从简短的生平里,我们却仿佛看见了汹涌的时代大潮,有人倒在清末变法时保守派的屠刀下,有人牺牲抗击帝国主义的炮火中,有人为共和的理想而献出生命,有人在劣势中同日寇死命周旋,还有的人为共产主义奉献一生。他们的名字,或耳熟能详,或不见于世,甚至还有更多连照片与名字都没有的无名烈士。从中国深重苦难的开始到改革的步步艰辛,他们是伟大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从他们身上,仿佛代代相传着一种敢为天下献身的精神。这精神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练,却越发弥坚。这样的精神也随着参观的步步深入而传递到了我们的身上。我们似乎能够懂了为何毛泽东在青年时便立下救国大志,又为何历经千难万险而不退缩。有先辈的豪情热血在前鼓舞,后辈又怎会裹足不前。
都说时代造英雄,伟人之所以伟大,不仅仅是因为自身能力与抱负,也许还受着时代与地域的深重影响。处在这样一个人才辈出的地区,见证着一位位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哪一个青年,会感受不到家国灾难的沉重感,和为国献命的责任心呢?在日后毛泽东为纪念塔题词之时,想必也如年轻时候一般感慨过烈士们的可敬吧。
也许当今中国没有飞扬的战火,没有深重的内忧外患,但是革命精神仍在呼唤着它的继承人,呼唤着在改革大潮中奋勇而上,为社会主义建设而献身的青年。伟人的情怀与抱负也没有结束在那个时代,而是至今仍鼓舞着我们要敢于胸怀天下、肩担重任,政治体制建设、经济全球腾飞、文化百家争鸣,哪一样不需要青年人的努力与拼搏?哪一样少得了我们豪情壮志的点缀?当今青年,更当奋发努力,建设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