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院】新生辩论赛:西专VS翻译

来源:武汉大学青年传媒集团   发布时间 : 2020年11月15日 22:24   点击量:

唇枪舌剑,能说会道;针锋相对,滔滔不绝。11月15日,新生辩论赛第一轮在外院拉开帷幕,对阵双方分别是20级西专和20级翻译,此次辩论的辩题为:当前央视春晚应朝通俗/高雅艺术方向发展,西专代表正方(通俗),翻译代表反方(高雅)。两边辩手都准备充分,言之有理,呈现出了一场火花四溢、精彩绝伦的高水准辩论赛。最终的比赛结果以翻译惜败而告终,西专也由此进入了四强席位。本场辩论的最佳辩手由翻译班丁玲燃同学获得。

5FA55

D3429

   立论:

   首先进入立论环节,正方一辩李林森同学从两个方面阐述了春晚为什么应朝通俗方向发展:其一,通俗艺术的特性符合春晚的特征,通俗艺术往往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而春晚是一个为人民大众创造欢乐的舞台,普天同庆是春晚的初衷;其二,通俗艺术更有利于春晚的不断发展,相比于高雅艺术,通俗艺术更能吸引观众,有利于增加春晚的可视度和收视率。

F043A

   另外一边,反方一辩崔汪洋同学首先定义了什么是高雅艺术,并从春晚的特点和目的两个方面阐述了春晚为什么应朝高雅艺术发展。春晚的特点是国家级别的文艺晚会,其影响力大、受众群体广,且承担了文化输出的重要职能,应该通过高雅艺术来体现国家形象,引领社会方向;春晚的主要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春晚中优秀的通俗艺术作品层出不穷,已经足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反而那些高雅艺术由于千篇一律等问题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亟待发展。

18F59

   驳论:

   驳论环节中,正方二辩张薷月表示通俗艺术同样也可以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且更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春晚的最初目的就是普天同庆,盛世欢歌,大众类的、通俗类的节目会更受欢迎。她还提出,精神文化的需求和审美水平的提高并不一致。

   反方二辩丁玲燃回应称:高雅艺术同样来自于人民大众,同样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是通俗艺术经过总结和升华后的产物。高雅艺术同样可以做到盛世欢歌,且能更好地代表中国形象。

   对辩:

   对辩环节中,双方针对“人民群众到底需求什么”这一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交锋,对“什么才能更好地反应人民生活、代表中国形象”各抒己见。其激烈程度逐渐上升。

   质询:

质询环节中,双方辩论的激烈程度再度升级。正方的质询围绕“高雅艺术的定义是什么?”“通俗艺术为何没有深度?”“为何高雅艺术类节目收视率不高、受众群体小却仍要发展”展开,让反方的应答有些措手不及。进攻方互换后,反方同样有力地抛出了“为什么要为了迎合大众需求而削弱作品艺术价值”“高雅艺术需要传播和继承吗?”“为什么不借助春晚的影响力发展高雅艺术?”等一系列问题。双方思维碰撞之激烈,反应之敏捷,令观众看得十分过瘾,拍案叫绝。



F4241

   小结:

   这一环节,双方节奏都有所放缓,对之前的论点进行了初步总结,似乎在为后面更加猛烈的“狂风骤雨”铺垫、蓄势。

   自由辩论:

   终于,辩论赛来到了最激动人心的“自由辩论”环节。这一环节,双方交战的激烈程度到达顶峰——你来我往,重拳出击,能言善辩,四两拨千斤,比赛一度被推向高潮。

   结辩:

   比赛最后的结辩环节,正方四辩张文博同学再次强调“春晚应该面向大众,创造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舞台,理应向通俗艺术方向发展”。反方四辩李冉同学则明确解释了“为什么选择春晚发展高雅艺术”,并认为随着时代的变迁,春晚的理念也应该随时更新,要发展更需要发展的高雅艺术。

   一场酣畅淋漓的辩论,就此落下帷幕。双方辩手通过激烈的口舌交锋,为在场的评委和观众带来了一场超高水平的视听盛宴,共同赢得了全场的热烈掌声。

   赛后采访:

比赛开始前多少还是有点紧张的,感觉对面自信满满,气场很强。比赛时,我们的状态越来越好,大脑飞速地运转,去侦查对方辩手的漏洞和缺陷。对方的辩论也十分精彩,立论有据,接辩有力,从容不迫。这是我打的第一场辩论赛,作为一个新人,我感觉双方都十分的努力,虽然或许双方都有一些缺陷,但依旧是一场十分精彩的辩论赛。

Copyright © 2022-2025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武汉大学未来网

主办单位 共青团武汉大学委员会|鄂ICP备05003330号 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