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艺术学院
文字记者:王家蔚
图片记者:张伽利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致敬革命先烈,传习红色文化,教育团员青年,体悟时代精神,4月27日,武汉大学艺术学院组织学院团员代表参观八七会议旧址,体悟革命先辈精神。

艺术学院党委书记文云冬、党委副书记李海波、副院长杨姗带领大家来到了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汉口鄱阳街139号的八七会议旧址,在讲解员的引导下进行有序参观。
团员们参观了展馆一楼“风云突变、力挽狂澜、星火燎原”三个主题展览,共展出300多件文物、照片和珍贵历史,大家学习了八七会议召开的背景、会议筹备情况、会议成果以及会议的正确决策带来的深远影响。
随后同学们来到展馆二楼,参观了八七会议会场复原展厅,大家认真重温了八七会议的历史,沉浸式体验了八七会议召开的过程,团员们收益颇丰。
参观完二楼,大家一起来到会址三楼的会议厅,开展了一次以史为鉴,共谋发展的主题团课。
党委副书记李海波从历史的角度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党自我革命的历史,鼓励团员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自我革命的勇气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

副院长杨姗指出,本次主题教育注重学思践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杨姗鼓励大家,作为艺术学院的同学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发挥学科优势,传承红色精神,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艺术作品。

艺术学院党委书记文云冬从时代精神的角度给团员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团课。文云冬嘱咐同学们要领悟历史精神,践行时代精神,要刻理解“革命”、“奉献”、“无畏”等词语的真正内涵,希望艺术学院大家能通过此次沉浸式的实践学习,重温党史强信念,在学院发展、在学习生活中,勇于面对困难与挑战,在思想淬火中增强韧性,在自我革命中增强活性,推动自身和学院不断发展向前。

随后,优秀的团员代表们也踊跃发言,表达了自己参观八七会议旧址的感悟。
2021级戏剧影视文学团支部王家蔚
今天来参观八七会议旧址感触颇深,特别是看到大革命前后革命先辈们不畏牺牲英勇斗争的事迹,我感受到那时的青年“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他们拥有坚定的信仰信念,这种强大的内驱力支持着他们为了国家为了人民牺牲一切,这是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中国青年的状态。我们这一代青年人其实也面临着与那个年代不同的机遇与挑战,但是总的来说,那个特殊的时代环境使青年的信仰信念更为坚定。这不禁让我思考,我们这一代青年人该怎样树立志向,获得内驱力呢?毛泽东曾在他青年时期就说过,离开真理来谈立志,只是对前人中有成就者的简单模仿。真正的立志,首先是寻找真理,然后按它去做,若“十年未得真理,即十年无志;终身未得,即终身无志”我想,当代青年获得内驱力就要从寻找真理开始,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实践,真正立志,将自己的理想融入国家的发展大局中,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2020级戏剧影视表演团支部李嘉文
本次行走的团课收获颇多,刚刚听完李书记讲的关于党的自我革命,文书记一段富有故事性的叙述和他对毛主席以及两位古代诗人的认识理解,我也由此联想到了我自己的专业学习。正如今日所见,八七会议处在中国革命的转折点,今天的新时代中国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艺术学院的同学同样也应该担起责任,从艺树德,把握时代机遇,用青春的热血书写绚丽篇章,开出属于我们自己的艺术之花!
2021级戏剧影视文学团支部燕奕飞:
作为团员,很荣幸能有这样的机会切身实地地走近党的历史,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的参观学习也让我感受深刻。其中最引起我的共鸣的是关于周文雍同志的事迹介绍板块,八七会议后,周文雍受党组织委派,与中共广东区委妇女运动委员会委员陈铁军假扮夫妻,为恢复广州党和工会领导机关、筹备广州起义并肩战斗,建立了真挚的情谊。两人为了革命光荣牺牲,让反动派的枪声做他们结婚的礼炮。这正是我院今年金秋情景剧上演绎的片段,也正是对于党的革命历史的深刻感悟让我们的表演更加动情。对于艺术学院学生来说,感悟历史、致敬先烈、演绎经典、传承红色,需要理论联系实际,需要正确价值观的引领,也希望我们能够有更多这样的机会深入挖掘和学习党史,感受熨帖在中国大地上的红色记忆,触摸厚重的历史,思考青年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