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艺术学院
文字记者:李林泓 覃诗源
图片记者:段荣勋
4月10日上午,武汉大学艺术学院特邀南京大学孙书磊教授在人文馆北厅召开题为《戏曲历史剧创作的民族传统》的学术讲座,艺术学院师生到场聆听。本次讲座是珞珈艺术大讲堂的第二十四讲,讲座由艺术学院副院长薛峰教授主持。
本次讲座孙书磊教授主要围绕“戏曲历史剧创作的民族传统”这一主题,从“近百年来历史剧争论”、“戏曲历史剧创作的文人传统”、“戏曲历史剧创作的艺人传统”、“影响戏曲历史剧创作传统演化的其他因素”等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孙书磊教授按照时间线给同学们梳理了戏曲历史剧百年来的争论。戏曲历史剧创作形成了文人创作与艺人创作的两种传统。文人创作标新立异, 艺人创作因循求同。预设的受众不同,接受的效果有异, 由此塑造了两种戏曲接受心理,营建了两种戏曲文化生态。文人与艺人两种传统, 对中国当代戏曲历史剧创作如何正确处理虚实关系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在论述戏曲历史剧创作的文人传统时,孙书磊教授认为文人角度的历史剧创作追求文人个人的个性化表达,创新性表现。不断突破自己和他人,是文人历史剧创作的内在动因。而在艺人传统的戏曲历史剧创作中,平民人生历史剧体现出强烈的平民个人价值追求。在戏曲历史剧创作传统演化中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但归根结底,戏曲历史剧的正确发展方向要满足三个关键词,即"戏曲"、"历史"、"剧"。
在交流环节,同学对“新编历史戏”等名词概念的理解与区分提出问题。孙书磊教授认为概念只是人为的概念,最重要的是艺术应该坚持怎样的美学原则。薛峰教授和郑传寅教授对此次讲座进行总结发言。薛峰教授认为孙书磊教授对历史剧进行了清晰的梳理,孙教授的研究方法对于影视研究如何不脱离创作本身具有重要的方法意义。郑传寅教授认为孙教授细致清晰的讲解对当下老师如何传授知识具有启发意义,并且孙教授的研究也具备戏剧戏曲与影视艺术间互通的研究意义。郑传寅教授以自身做学问的经历娓娓道来,使得此次讲座不仅仅局限于讲座主题,而是以更宏观的维度让同学们对于如何做学问、如何成才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2024.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