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至7月20日,武汉大学艺术学系赴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实践队圆满完成了为期四天的以“回溯革命历史,重温红色记忆”为主题的红色教育主题寻访实践活动。本次实践活动以重温抗日战争,缅怀沂蒙精神为目的,希望通过此次走访革命根据地教育当代大学生弘扬和延续红色精神,做个对国家有担当、有职责的青年人,同时关注红色景区的发展现状,发现革命老区发展过程中现存的问题以促进社会的关注与解决。

在长达半日的颠簸后,7月15日下午,实践队6名队员安全抵达临沂市沂水县沂蒙山革命老区,进行短暂的休整,并由队长再次确认了四天的具体行程安排,强调人身和财物安全问题。
7月16日上午8:00,实践队成员乘车前往沂水五庄沂蒙山根据地景区进行革命老区红色文化实地探访,并受到景区负责人的热情接待。沂蒙山革命根据地是我国四大根据地之一,是山东省省委的前身,同时也是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旧址和大众日报创刊地,与井冈山、延安并称为中国革命战争时期最重要的三大老革命根据地,有着“两战胜地,红色沂蒙”之美誉。江泽民主席曾为沂蒙山革命根据地题词:“弘扬沂蒙精神,振兴沂蒙经济。”景区负责人带领同学们参观了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旧址,为大家生动地讲述了关于陈毅、徐向前、罗荣桓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事迹,了解当年三万沂蒙儿女奔赴疆场与送子参军的感人画面,聆听沂蒙红嫂梁怀玉、李凤兰等人的感人事迹,并参观了革命家们留下的遗迹。随后,实践队成员前往华东革命烈士陵园,瞻仰烈士的墓碑,仿佛亲眼目睹“百万人民拥军支前,十万英烈血洒疆场”的豪迈悲壮的场景。小组成员循着先辈的脚步探寻宝贵的革命精神遗产,感受着先烈的革命精神和崇高思想境界,为先烈们献花以示敬意,在这种肃穆的氛围中同学们的灵魂也得到了洗礼。

次日上午,实践队成员集合后乘车前往中国沂蒙红色影视基地进行“红色经典与影视文化”的主题探访。中国沂蒙红色影视基地是我国著名的影视基地之一,《红高粱》和《斗牛》等影视作品都曾在此拍摄,影视基地内的布景具有浓厚的红色氛围。队员们在参观过程中积极与其他游客互动,并发放问卷了解游客们对于红色教育的认识和态度。
在参观结束后,同学们来到红嫂故里马牧池,深入群众,走访了当地的村民,并与村民们进行了深入的交谈。同学们采访了几位经历过当年抗战年代的老人,从他们的回忆中我们了解到当年抗战时期的艰苦状况和战争的惨烈。这次的走访使我们听到更多战争年代中个体生命的亲身体会和感受。
7月18日,实践队前往孟良崮旅游区。同学们首先参观了战役纪念馆,观看了孟良崮战役战况。随后进入战役遗址风景区,观赏了战时武器,最后进入孟良崮烈士陵园参观陈毅、粟裕大型雕像,并瞻仰了英烈亭的烈士塔,缅怀逝去的英魂。

7月19日为本次实践活动的最后一天,队长董思琦将成员分组,并将问卷发放给每组成员,于住宿周围地区进行问卷调查和相关采访,了解临沂市市民对于当地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的看法,受到了当地市民积极的配合。晚上8:00,实践队集合并召开最后的总结会议。董思琦同学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情况进行了细致的汇总,并对活动结果和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通过开展此次“红色沂蒙”主题寻访活动,实践队员们重走沂蒙山革命根据地,亲身体验了革命老区人民的生活,受到“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的洗礼和熏陶。正值建国66周年之际,此次社会实践作为青年学生重走革命圣地、体验革命历程的重要活动,既传承了红色精神,又培养了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了解老一辈革命英雄经历过的腥风血雨,清楚地知道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前辈们用热血和汗水换来的,深刻地认识到作为社会接班人的我们应当深入了解革命历史,领会革命精神,并将其继续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坚定当代青年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坚守,并以一名当代大学生的身份以身作则,时刻铭记历史,谨遵前辈教诲,积极弘扬与宣传红色革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