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红了枫叶,也红了夕阳。十月二十八日下午,在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杨杰康、王鑫两位同学与张延中老师夫妇进行了一场访谈。如同唠家常般,张老师谈起他的父亲——张如屏,将他的故事娓娓道来。
时间回到一九二六年夏,安徽省寿县杨家庙的淮河南岸,本是一片富饶的土地,人们怡然自得。但因军阀混战,土匪猖獗,致使那里的人们长期处于兵荒马乱之中。地主豪绅强取豪夺,农民群众逃荒要饭卖儿鬻女,广大青年心怀壮志却无处施展,残酷的压迫点燃了张如屏心中熊熊燃烧的怒火。与此同时,张如屏得知广州革命形势高涨,便立下决心,踏上革命征程,于同年十一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青年时期的张如屏同志)
从考入黄埔军校投身大革命,到转战皖北、皖西北,张如屏将青春奉献给了革命事业。一九三四年七月,他被派往洪家油坊执行任务,成功击毙了四名反动劣绅,在撤离时不幸遭遇张学良部队的围剿。突围时,张如屏的鼻扇被子弹穿过,鼻子血流不止。险象环生之中,张如屏突围成功。同年九月,皖北游击大队进入合肥,与合肥游击大队合并,立足未稳,就与合肥保安司令王庚年遭遇,发生了激烈的冲突。次日,张如屏所在部队又被张学良部队包围到春秋山的白花岭。在突围中,张如屏为保护战友,不幸头部受伤,却凭借着钢铁般的意志突围成功。不尽的战役,不尽的牺牲,张如屏在硝烟战火中奔波,眼前不见阳光,只见与日俱增的敌人。
终于,在经历了皖西北大大小小上百个游击战之后,一九三七年,张如屏得以返回延安。这里,口号声响彻云霄,像是睡醒的雄狮的怒号。张如屏站在门廊上,注视着这威武之师,心生澎湃。极目远望,红日破开晓雾,冉冉升起。顿时,这巍巍的山脚,挺拔的松林,肃穆的战士都被染红,像一片烈火燃烧,预示着光明与希望。
在延安的中央马列学院学习半年之后,张如屏被分配到中共中央军委总政治部、组织部担任干部科长。任上负伤后,他在家人的陪同下改到武汉任职并接受治疗。那一路上的光景,张老师至今都清楚地记得。他和哥哥一人坐一个吊篮被挂在驴的两旁,姐姐骑在驴上,迎着风沙艰难前行。张老师回忆道,他们的脸当时都沾满泥沙,如同黑炭一般,衣服上满是补丁。
(壮年时期的张如屏)
在新中国成立前,张如屏投身革命,屡建战功。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先后参与创建东北根据地和发展新中国高等水利教育事业,建功立业为国服务之心一刻未停。
一九五四年,国务院任命张如屏为武汉水利电力学院院长、党委书记。一九五八年,毛主席到访武汉并接见了张如屏等同志。作为武汉水利水电学院(武汉大学工学部前身)的第一任院长,他不仅为学校的发展做出了难以估量的贡献,更是以崇高的精神品格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武大人!
(1954毛主席于武汉接见张如屏等同志)
(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建成时照)
张如屏不仅在工作中秉持老革命精神,更是将它渗透到了日常生活中。作为党的高级干部,戎马一生,本可安享晚年的他,却不忍舍弃那打过一层又一层补丁的大衣。据张老师回忆,父母亲的衣服经常是一个补丁摞一个补丁,一年到头都不穿新衣服。而这种勤俭家风也由张老师继承,代代相传。而当同学们问到张老师,他的父亲是一位慈父还是严父时,张老师毫不犹豫地答道严父。他说,小时候,父亲不让孩子们碰家里任何一张公家的信纸,无时无刻地提醒着他们要谨言慎行。正是由于这样的言传身教,张老师一辈子都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据张老师夫人回忆,父亲还在武汉工作时,张老师被调到武汉任职。当被问到想做什么时,张老师毫不犹豫地说道:“干工人!”此情此景,何不令人动容!
同学们又与张老师交流许久,八十高龄的张老师渐渐有些疲态,可聊起父亲时依旧神采飞扬。
(采访张延中老师及其妻子)
访谈结束了,二位同学从房间走出,夕阳的红色印在地上,愈发壮美。 “为什么红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血液象征着生命、流动与传承。先辈们的血液,滚烫着,不息地奔涌一生;而我们,从中分流而出的新鲜血液,也应该学着去沸腾,去不停地流淌。从前是为了革命,为了国家安定;而现在需要革新,为了国家富强。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在生活中学会勤俭,学会淡泊,学会过一种简朴又不简单的生活。
毛主席曾写秋天: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如今的我们赏秋,一分静谧,二分温情。从前的奔波让如今的路走着缓,从前的燃烧让如今的阳光照着暖。从前的日色,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心中固有的底照,成为我们共同依托的宝贵记忆。张老不平凡的人生经历、伟大的历史功绩、崇高的精神品质,是一部革命、人生和历史的生动教科书,值得我们世世代代去学习和纪念。
向革命先辈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