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樊杰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确定了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博士研究生)立项名单。我院博士研究生范琳云的项目成功获批,导师为缪小平教授。据悉,以国家基金项目资助研究生进行创新研究在国内尚属首次,在国际上也非常少见,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范琳云获批资助专项为《高脂饮食促进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动态表观图谱构建及机制研究》,该项目拟构建高脂饮食结直肠癌动态全过程动物模型,绘制高脂饮食诱导下结直肠癌多阶段动态表观图谱,并深入解析响应高脂刺激位点及其靶基因的生物学机制,为结直肠癌风险预测模型提供科学依据。范琳云为我院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2023级博士研究生,师从缪小平教授,先后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Nat Commun、Int J Cancer 等期刊发表高水平SCI论文4篇,参与多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课题,表现出了超强的科研潜力。
据悉,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首次试点设立青年学生项目,并对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试点高校的申请人进行面试考察,从国家层面遴选出优秀本科生,通过基金项目支持,激发科研兴趣,鼓励创新研究。在此基础上,今年以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进一步加大对优秀研究生支持力度,设立首届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博士研究生),采用“推荐+评审”的模式实施,通过个人申请、学校推荐、基金委通讯评审、会议评审等多个环节,层层选拔,优中选优,最终确定资助项目。与本科生基础研究项目相比,博士研究生项目新增了通讯评审环节,进一步强化了博士研究生基础研究项目的前沿性与创新性。
该项目的获批,将为“人才培养年”学院稳步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再添动力。2023年以来,学院聚焦健康中国战略需求,围绕“学科建设年”主题,针对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暴露出学科建设的局限性和滞后性,开展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为基础的教学改革,持续加强高质量研究生培养体系建设。进一步凝练提出“三宽三型”(宽厚人文情怀、宽实学科功底、宽广国际视野的创新型、复合型、实战型)人才培养模式,特别强调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加强学科交叉,整合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相关学科知识,融合预防医学核心知识,构建“全生命周期健康问题”导向课程体系,自主人才培训质量稳步提升。
学院聚焦学生创新思维、创新实践能力提升,教育引导研究生参与服务国家战略的科研项目、了解学术前沿,开展创新性、探索性实践,遴选高层次高质量实践教研基地,加强高水平教学平台建设,围绕“医防管”教师和学生双通道“三栖人才”培养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强化疫情形势研判、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学鉴定等“实战”能力培养,推进实践育人改革,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提升明显。目前,已逐步形成了具有武大公卫特色的自主人才培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