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换季巧收纳,五一焕新篇——劳动实践课总结

来源:武汉大学青年传媒集团   发布时间 : 2025年05月03日 20:29   点击量:

文字记者:李宇轩

图片记者:霍世佳

4月28日下午,武汉大学法学院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劳动实践课程,恰逢春夏换季与五一假期前夕,吸引了200余名学生踊跃参与。课程以《整齐有序是法律人的“专业之铠”》为主题,由学生公寓服务中心主任陈庆利老师主讲,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收纳技巧,提升生活与学习的条理性。课程时间点精准契合换季整理需求与假期空档,助力学生利用五一假期实践所学,焕新生活空间,为未来职业发展夯实基础。

课程伊始,主讲人陈庆利老师从收纳的基本概念切入,指出整理不仅仅是简单的叠衣服、打扫卫生,而是涵盖物品分类、归置和管理的生活方式。为加深同学们理解,课程列举了丰富的实际案例,如律师因办公室杂乱丢失重要文件,进而失去客户信任的案例,生动展现了混乱环境对职业形象和工作的负面影响,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收纳在法律职业环境中的关键意义。法律人日常需处理大量文书资料,且时间碎片化,高效的收纳整理能显著提高工作效率、优化时间管理。本次课程聚焦于常见的寝室收纳痛点,如空间小、物品多、没时间整理等问题。通过展示寝室书桌、衣柜整理前后的对比案例,详细传授实用收纳技巧。从“每天十分钟”的日常收纳习惯养成,到物品整理的全流程,再到各类收纳器具的选择与使用知识,帮助同学们掌握了切实可行的收纳方法。

在知识体系讲解环节,陈老师先以法律分类为引,带同学们探寻家庭整理的分类奥秘。就像法律有宪法统领下的民法、刑法等部门法,家庭整理也存在两种核心分类逻辑:共性分类法和领域或部门分类法。共性分类法如同法律中的一般原则,以物品的基础属性为划分依据,例如按照材质,将陶瓷碗盘、金属厨具、玻璃器皿分类收纳;依据使用频率,把常用的餐具放在橱柜易取处,不常用的特殊餐具收在高处或深处。这种分类方式如同法律中的通用条款,适用于各类家庭场景,能快速搭建起基础收纳框架。而领域或部门分类法则更具针对性,类似法律中的专业领域划分。为了让同学们更直观地感受整理领域的广度,陈老师为大家引入了艺恩十二谱系图。这张图就像法律体系的全景地图,清晰呈现出整理涵盖的十二大类别,从基础的空间规划、物品收纳,到进阶的时间管理、情感梳理,甚至延伸至亲子整理、商业空间整理等专业领域。以衣物整理为例,它不仅是简单的叠放收纳,还涉及风格定位、衣橱动线设计,与个人形象管理紧密相连;而情感整理则关注物品背后的记忆与情感联结,如同法律中的精神权益保护,教导我们如何理性处理承载情感的物品。通过对谱系图的深入剖析,同学们不仅拓宽了对整理概念的认知边界,更系统地丰富了整理知识储备,认识到整理是一门融合空间美学、生活哲学与实用技巧的综合性学科。

针对对公整理,课程重点阐述了便捷高效、整齐美观、便于维系的三个标准。在空间分区、物品精简、收纳程度和标签管理等方面给出详细指导。例如抽屉整理的空间分区技巧、物品精简的多重益处、收纳应达到的理想状态以及标签管理的重要性和规范等,让同学们对未来职业场景中的整理要求有了清晰认识。

在本次课程圆满落幕之际,陈庆利老师携手专业收纳团队深入学生寝室,近距离为同学们传授实用的收纳整理技巧。同学们热情高涨,认真学习并积极实践。在陈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原本杂乱无章的寝室环境实现了华丽蜕变,焕然一新,呈现出干净整洁、井然有序的新面貌。此次劳动实践课程将收纳知识与法律专业素养培养有机结合,不仅让同学们掌握了实用的收纳技能,更让大家意识到:整齐有序是法律人不可或缺的“专业之铠”,对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Copyright © 2022-2025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武汉大学未来网

主办单位 共青团武汉大学委员会|鄂ICP备05003330号 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