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青春 创造历史

——我校参加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奖侧记

来源:武汉大学青年传媒集团   发布时间 : 2015年12月10日 13:25   点击量:

11月20日,应该是我校入围第十四届“挑战杯”中航工业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下简称“挑战杯”)终审决赛的6支队伍终身难忘的日子。在广州科学中心里,在这被誉为我国大学“奥林匹克”的盛会上,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从省赛到国赛,他们一路过关斩将。两年的努力付出,他们最终不负众望,载誉归来,我校6件作品共获得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总分位列我省第一,时隔8年再次捧得“优胜杯”,并创下我校参赛历史上的最佳成绩。


追求真知,锐意创新

“挑战杯”作为一个科技创新平台,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载体,不断引导参赛者锐意进取,见证了武大学子求是求真的精彩剪影。

“我们提出‘武大创新模式’,让学生通过某种渠道得到更多的实践锻炼,以法学为例提供教育的新途径。”《法学教育实践育人的新路径——以武汉大学法律援助中心为例》是法学与教育学相交叉的一个课题,谈到团队优势时,队长李亚运直言不讳。

此次比赛,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选报的《石墨烯类二维材料的可控生长及其在能源存储等领域的应用过渡金属催化的自由基氧化偶联反应及其机理研究》两项作品获得一等奖。

石墨烯团队本科生成员以第一作者身份分别在《Chemistry of Materials》(影响因子:8.354)、《Nanoscale》(影响因子:7.394) 和《Carbon》(影响因子:6.196)上发表三篇论文,过渡金属催化团队本科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分别在《Organic Letters》(影响因子:6.324)和《Chemical Communications》(影响因子:6.718)上发表两篇文章,这成为他们取胜的重要因素。

此外,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的《智能手机MEMS传感器的现场标校方法》获得物理类三等奖。他们研发出一种‘零成本’、高效率系统级现场快速标定方法,提MEMS传感器精度,充分发挥其性能潜力,促进MEMS传感器在消费类电子产品中的广泛应用。

着眼前沿,迎难而上

手捧奖杯自然备受瞩目,殊不知,荣誉背后却是困难重重,而克服这些困难靠的是——刻苦学习的坚强意志与立志钻研的不懈努力。

“石墨烯是获2010物理学诺贝尔奖的材料,在很多领域都有应用,我们提出一个和前人相比有很多优势的方法,制作出来的石墨烯质量高。”谈到这些,石墨烯项目团队队长陈林锋激动地说。

据了解,陈林峰和他的队友们为了备战这次“挑战杯”足足准备了两年:“碰到多少棘手问题已经记不清了,最痛苦的是对作品进行反复修改日趋完美的过程,因为要根据调研的客观情况进行不断调整。做实验的时间与托福、期末考试的复习时间冲突,实验结果不理想的时候队员们又要准备考试。许多参赛队员都是相互鼓励,相持相扶才能坚持到最后。”

李亚运也深有同感:“从省赛到国赛,一层层的筛选都是在不断地挑战。作品经历了一次次的改写,甚至一次次推翻重新开始,始终在斟酌完善,希望能够更上一层楼。”

动力与机械学院选报作品《页岩气勘探全景遥视成像仪》荣获机械类二等奖,队长关岳对备赛得每一个过程都印象深刻:“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困难。开始和结果是不太一样的,一直在变。”最后,临近截止日期,团队用仅剩的四天将不满意的几万字材料从头再来,尽管工作繁杂枯燥,但在他们牺牲了备考的时间后,终于完成了材料的修改。

潜移默化,共同成长

接近600天的准备时间里,学生制作选题、导师指导做科研、整理论文发表,参加省赛、国赛,大家一同经历着酸甜苦辣。

法学院李新天教授作为《网络环境下匿名侵权人个人信息披露制度研究》团队的指导老师,谈起获奖非常喜悦:“我研究人格权法十几年了,已经完成了三个这方面的研究课题,但还没有获得过全国大奖,而学生的作品一举获得全国的一等奖,我感到特别开心!”

该队队长唐瑞赛后表示:“通过这次比赛,我们队员的实证研究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增强了团队协作意识,不同高校同学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得到了加强。希望‘挑战杯’能够越办越好,也希望更多的同学能够从这项比赛中受益。”

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付磊教授提到,在指导团队参赛的过程中,他更多的是引导而非指令,“这次比赛题目他们是相对独立的。一方面,选题是按他们的意愿去选的,另一方面,我想培养本科生独立科研能力,没有让他们跟着某一个研究生去做。让年轻一代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同时对科研有贡献。”就是通过这个过程中,学生独立思考和科研能力得到锻炼,教师的科研指导水平得以发挥,教学相长,止于双赢。

这次难忘的广州之行,让校团委副书记李好感触颇深,他表示:“作为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的最高赛事,‘挑战杯’不仅要比学科优势、比项目深度,更要比运筹帷幄、比综合实力。大家一起费力琢磨、一起努力实践、一起收获喜悦,这个过程我们共同成长,这份回忆我们永远珍藏

武大学子的创新步伐正在坚实迈进,成绩属于过去,未来更待开阔。

挑战,在路上!


最新推荐

Copyright © 2022-2025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武汉大学未来网

主办单位 共青团武汉大学委员会|鄂ICP备05003330号 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0219